对永恒的渴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,无论他有宗教信仰还是其他信仰。事实上,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留下一些能永远讲述我们的东西。在他们创作的作品中表达自己、通过作品赋予灵魂的艺术家们强烈地感受到并生活着它,还有那些从事科学研究的人、那些寻求人性化经济的人、那些为基本权利而奋斗的人以及那些梦想兄弟般的和平世界的人。
然而,每个男人或女人也确实有机会体验一种永恒的体验,从最亲近的人到最远的人开始爱、爱他人,同时也不要忘记生活中每天与我们并肩而行的邻居。有句话提醒我们: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这是人类所有文化和所有宗教中都存在的所谓“黄金法则”。
因此,爱,永远爱,就是照顾他人,分享欢乐,分享悲伤,走出自我,建立新的关系,相互尊重,兄弟般的交流,无私的帮助,协作,共同研究。这是一种非凡的体验,它可以赋予我们的日子以意义,扩展我们最美丽的情感,回应属于我们所有人的深刻需求,并让“关系善”流通起来,为个人生活和我们所沉浸的社会生活增添色彩。无差别地爱每个人,在爱中主动,深入了解对方并掌握他们的需求,并以具体的行动回应,因为爱不是感伤,而是一种感动心灵、感动手臂、推动我们付诸行动的价值观。在以前有压迫、统治、冷漠、孤独的地方,我们将看到我们周围出现更丰富意义的生活,这也归功于我们微小但强大和决定性的贡献,这将永远留下持久的印记。
我们都知道,拿撒勒人耶稣第一个谈到爱和互爱。他的话至今仍引起我们所有人的共鸣,并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。事实上,我们记得撒玛利亚人的比喻,就是一个撒玛利亚人的故事,他在街上遇见一个被强盗打伤的外邦人,就停下来照顾他,而一个祭司和一个利未人看见他,就走了过去。
我们所有人都可以像那个撒玛利亚人一样,生活在爱的具体维度中,尤其是在当今充满战争、压迫、死亡的暴力的日子里,并在我们的家庭、我们的工作环境、我们的城市中产生,正如基亚拉·卢比奇回忆的那样,“一种促进各国人民团结的和平文化”。
这是他的梦想,今天它也可能成为我们的梦想。
